上海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普涨”,“跑赢大盘”靠的是什么?

发表于 2021年08月14日

上海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普涨”,“跑赢大盘”靠的是什么?


IMG_256

  据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2021期刊引证报告(JCR),上海大学新创期刊《电化学能源评论》以28.905的影响因子领跑全国,“首发即夺冠”的奇迹在业界引发极大反响。然而,这张榜单带给大家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钠一连列出了三组数据:

  今年JCR中共有262本国产期刊获得影响因子,比去年增加10本,其中5本出自上海;

  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国产期刊共20本,是去年的两倍,其中“上海出品”占了5本;

  在国内影响因子排名前十的学术期刊中,上海期刊占据三席。

  总体来看,“中国科技期刊整体给力,约30%‘跑赢大盘’(超过平均影响因子),上海期刊呈现‘普涨’格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种服务科技发展的文化业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不同梯次、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上海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普涨”,折射出的正是近年来上海积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努力与共识:拉长长板、补齐短板,为打造一流科技期刊方阵全方位赋能,多平台、多维度“同频共振”,放大中国科技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托底拔尖,针对期刊个性化需求给予差异化支持

  今年,上海交大期刊中心迎来“丰收”。根据最新公布的JCR,上海交大主办的11本科技期刊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7本影响因子增幅在30%以上。其中,影响因子过10的《纳微快报》从去年的12.264提升至16.419,在全球收录的335本SCI材料学期刊中排名第19。

IMG_257

  目前上海交大共有科技期刊51种,为助力更多期刊向一流期刊迈进,今年上海交大期刊中心启动了“期刊内涵建设项目”,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六大类资助方向,针对期刊个性化需求给予差异化支持。

  得知这一消息,《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褚敬申尤为兴奋。作为一本中文期刊,《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去年影响因子0.578,距离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尚有一定差距(去年该数据库收录的最后一本科学期刊影响因子为0.75),一般很难争取到各类项目支持。在她看来,要扩大期刊知名度、吸纳更多优质稿源,举办学术会议是不错的选择。

  “‘内涵建设项目’是期刊根据自身发展找差距、提要求、补短板,简单说就是‘缺啥补啥’。”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谈毅说,针对《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提出的办会需求,中心给予了经费支持。上个月,该刊邀请到了包括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在内的十余位专家共同研讨最新研究动态,还初步达成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委员王刚教授牵头,在杂志上推出“神经内科疾病系列报道”的意向。

IMG_258 

  “内涵建设项目”有一类资助方向,是鼓励编辑部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围绕特定的期刊发展问题开展研究。中文刊《临床儿科杂志》是一本创刊近40年的“老刊”,当下碰到的主要问题是稿源外流。从自身“短板”出发,期刊责任编辑邹强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学者在全球排名前15的开放获取(OA)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占中国所有OA论文总数的40%。由此,他提出制定交大版核心期刊目录的建议,以更好指导校内学者将科研成果发表在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上,向全球学者展示。

  储备人才,让更多优秀青年投身期刊告别“边缘化”

  “大刊”离不开“大家”,是培育一流科技期刊的共识。秦钠表示,由一流专家学者带队,组织策划一批高质量科学家投稿,是快速做强期刊的重要方式。比如,上大期刊群已经邀请到国内外12位院士级专家担任主编。不过,要持续办好一本“牛刊”,或由点带面办好期刊集群,就离不开“大牛”主编率领下的一支优秀期刊编辑团队。

  近两年,国内最大、全球第三的光学期刊出版机构——中国激光杂志社旗下三本中文期刊陆续由月刊变为半月刊,这对编辑团队的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青年期刊人才的培养,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的微信群,集聚了国内外光学领域各学科人才,表现出色的年轻人有望进入编委团队。”

  张丽英是《纳微快报》的编辑部主任,创刊12年,她已经基本卸下科研任务,全身心投入到办刊中来。但是她的编制怎么办?办刊能否有晋升渠道?据悉,上海交大即将对学校出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进行规范调整,让期刊相关从业人员走出“边缘化”困境,拥有更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

IMG_259

  融合发展,加速优秀科研成果全球化、立体化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期刊界、出版界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早在2016年,上海大学、东方网、上海市期刊协会共同签署出版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技术”和“传播”上探索期刊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出版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电化学能源评论》是一本诞生仅三年的新刊。2018年刚创刊不久,上海大学教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久俊就和编辑部团队尝试在刊物上发表了首部视频论文《水电解:何为理想的电催化剂》。研究人员无需浏览全文即可通过可视化手段了解电解水研究的现状、挑战和发展方向,视频论文上线一个月即获得3000多次点击。

IMG_260

  新的出版形式放大了文章的影响力,也增强了期刊的话语权。截至今年8月,张久俊的视频论文下载量超过1.5万次,被引87次,远超《电化学能源评论》29次的篇均被引频次。不仅如此,这篇视频论文还被全球第二大科技期刊出版公司施普林格微信公众号等转载,《电化学能源评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半年后,杂志的投稿量翻倍,篇均下载量增长60%,读者遍布世界各地。

IMG_261

  在上海新闻出版专项资金支持下,上海大学期刊社自2017年起逐步建立起融合出版实验室,通过传统纸媒与AR、VR等新技术的融合,对学术期刊进行富媒体出版,加速优秀科研成果的全球化、立体化传播。

   

作者:沈湫莎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