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使用三线表?全线表如何改为三线表?

发表于 2020年08月05日

以下文章来源于木铎书声 ,作者董子源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编辑提问:三线表应该怎么排啊?对于三线表这种“怪物”,如果不是在工作中真实遇到过,或许真的会以为“不就是把全线表中的墙线、行线和栏线都删掉嘛”。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1.jpg

必须使用三线表?


在探讨如何制作三线表前,我们先来说一个问题:表格必须使用三线表吗?


答案是否定的。


表格一般由表号、表题、表头、表身和表注构成。表头可以分为横表头与竖表头。表格线一般由顶线、底线、墙线、栏线、行线、表头线等6种线组成。如图1所示。

1.png

图1 表格的构成


当表格中6种线都具备时,称为“全线表”;

当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线被省略掉(不画或不显示)时,称为“省线表”;

当表格中的所有线都被省略掉时,称为“无线表”。


而省线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省略墙线;另一类除墙线外,还省略了栏线、行线,只留下顶线、底线和表头线(允许添加辅助线),如图2所示,这种就是三线表。

2.png

图2 三线表


所以,在制作表格时,你可以选择全线表、省线表(包括三线表)、无线表任意一种形式。


不过,因为三线表保留了传统全线表的几乎全部功能,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全线表编排上的某些缺点,形式上也比较简单,因此,现在国际和国内编辑界都推荐使用三线表


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CY/T 170—2019《学术出版规范 表格》明确规定了表头中不应使用斜线,因此表头带斜线的全线表就需要改成表头不带斜线的全线表,或者其他表格形式,如图3所示。

3.png

图3 表头不能有斜线

2.jpg

全线表如何改为三线表?


由于三线表的诸多优势,很多编辑选择将全线表转换为三线表,这个转换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部分作者还习惯于使用表头带斜线的全线表,更是让编辑们无从下手。接下来就和各位同人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将全线表(当然也包括部分省线表,或者是形式上已经有点像三线表的表格)转换为合格的三线表。



1. 简单的全线表改三线表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表格入手。如图4(a)所示,这是作者提供的原始表格。因为表格比较简单,但行数多,栏数少,所以我们可以把长表转栏(以下简称“折栏”),并把不需要的墙线、行线和栏线删除,形成如图4(b)所示的表格。需要说明的是,折栏时,需要在折栏表的分栏处加双竖细线,这条线是允许使用的。

4.png

图4 简单全线表转换为折栏三线表


如图5(a)所示,这个表和图4(a)的表正好相反,行数少,栏数多,如果正常排版,会显得整个表太过于细长。所以我们进行宽表转行(以下简称“折行”),形成如图5(b)所示的表格。与折栏表类似,我们也需要把折行表的分行处加双横细线。

5.png

图5 折行三线表的制作


总之,简单三线表的制作方法是:把原有的墙线、栏线和行线删除,保留顶线、表头线、底线,添加必要辅助线,将长表折栏,将宽表折行。这种方法可以将大部分的全线表改为三线表。



2.复杂的全线表改三线表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如图6(a)所示的表头带一条斜线的表格,这时的处理方式也比较简单:将表头斜线上方的内容改为横表头的一级表头(即主要变量),其下保留各栏的二级表头(即次要变量),转换为图6(b)的形式即可。

6.jpg

图6 表头带有斜线的表格的处理


然而,有时我们会碰到表头有多条斜线的复杂全线表,无法简单地按上述几种处理方式进行表格的修改,此时就需要将表格的逻辑整理清楚,然后对表格进行必要的整理,形成相对复杂的三线表的形式。如图7(a)、(b)所示。


可以发现,图7(a)需要展示的变量一共有4个,分别是应变、保持时间、阶段和比例。如果对表格的逻辑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表格想表达的是针对应变为0.6%、0.8%、1.0%、1.2%四种情况时,565 ℃的温度保持时间分别为10 s和20 s的三个阶段的变化分别占整个变化过程的比例。因此,表格需要展示的因变量是变化所占比例,而保持时间、应变和阶段为自变量。


从表的结构还可以看出,变化在相同的应变,在不同的保持时间条件下的所占比例的对比,也是需要着重展示的。因此,通过分析,我们将保持时间和应变作为主要的自变量,将阶段作为与保持时间相关的自变量,重新构造表格,得到结果如图7(b)所示。

7.jpg

图7 表头带有多条斜线的表格转换为三线表



3.两线表——一种特殊的三线表



有时,有的表格的几行数据性质相同,行中的数据也不是栏目项,而是同一栏目下的不同数据。此时,因为第一行不是表头,所以不需要在第一行下划线。这种按三线表的形式制作而成的表格称为“两线表”,又被称为“横排表”,如图8所示。这类表可以认为是栏数少、行数多的表格经过“表头互换”(又被称为“转置”)后形成的特殊表格。

8.png

图8 两线表示例



4.表格中数值单位不同时的处理



当表格中所有数据的单位全部相同时,为简化表格内的内容,《学术出版规范 表格》中明确,“宜在表的右上方统一标注”,相应的标注可参考图6。

9.png

图6


然而,表格中每行或每列的数值单位未必都相同,这时就需要特别注意表格单位的问题。当表格中数据的单位不相同时需要在横表头的每一行或纵表头的每一列标注单位,标注的形式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单位符号”。


当单位符号为多个单位符号的积或商的形式时,需要用括号将单位符号整体括在一起,并建议统一改为多个单位符号的连乘积形式(有除号的,改为负指数的形式),如“质量热容/(J·kg-1·K-1)。


对于有多级表头且数据的单位不相同的表格,可以在数据单位相同的上一级表头上统一注明单位。各栏数据单位不同的标注形式,可以参考图5;各行数据单位不同的标注形式,可以参考图8。

10.png

图5

11.png

图8



5.警惕!有的全线表并不适合改为三线表



一般而言,全线表都是可以改为三线表的,但是当全线表的内容复杂时,读起来会容易串行或串列,甚至会引起内容上的混淆,这种时候就不适宜改为三线表。如图9所示,图9(a)为全线表,图9(b)为对应的三线表。可以发现,图9(b)中最后一行的数据“4.0~8.0”,很难明确其对应的栏目是整个“规定”,还是只对应“彩色胶版印刷纸”。

13.jpg

图9 复杂的全线表与三线表对比


对于这类内容复杂的表格,建议还是保留全线表的形式,或可做成去掉墙线的省线表形式;如果一定要做成三线表,最好的办法是把整个表格拆分成多个表格,从而确保拆分后的每个表格不会引起内容的混淆。

3.jpg

结  语


三线表因其简单的结构、较直观的表现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类出版物的青睐,成为目前学术类出版物,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出版物首选的表格形式。


然而,正是因为三线表的结构简单,因此在表格制作时,更需要编辑能够分析出表格中各项内容的逻辑关系,并对那些看上去完全没有头绪的表格进行处理和适当编辑,形成既全面反映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符合出版规范的表格形式。


囿于文章篇幅,并未对更复杂的表格进行拆解,有兴趣对更复杂的三线表进行研究的同人,可以参考文后所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同时,囿于笔者知识与能力限制,相关观点未必正确,也欢迎同人批评指正。


本文表格来源于相关参考文献中,但因行文结构关系,无法一一进行标注,在此谨对参考文献的原作者和编者表示感谢。


转自:“啄木鸟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