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科普期刊提升教育功能的建议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关于青少年科普期刊提升教育功能的建议

 

2017年12月5日

 

建 议 人:季 慧  未来科学家编辑部副主编 副编审

建议单位:未来科学家编辑部

 

青少年科普期刊是刊载 “科学”普及内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如何通过科普期刊真正达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目标,需要科普工作者在科普期刊功能拓展上进行探索。

一、促进青少年科普期刊提升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1.全民科学素养现状迫切需要科普期刊工作者主动承担

“十三五”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圆满完成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达到6.2%,但2015年的水平在国际比较中,只相当于美国1991年(6.9%)、欧盟1992年(5%)和日本2001年(5%)的水平。从青少年层面来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共同发布的“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状况调查的5个主要发现”和“中美日韩4国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女生、农村学生及西部地区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应该说,全民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亟待提高,科普期刊工作者责无旁贷。

2.单调的科普方式缺乏对普及对象身心特点、阅读需求的关注和了解

从科学普及的常规方式来看,科技工作者的普及方式一般都是科学本位,往往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以及科学方法的倡导较薄弱。而当我们面对的普及对象是青少年时,又往往缺乏对青少年身心特点的了解和对青少年阅读特点的分析,使得科普期刊在吸引受众和读者方面,影响力得不到彰显;使得科普期刊自身在传播科学时价值面偏窄偏小。而在很多学校,科学课的开设和专职科学教师的配备以及教师传播科学的水平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科学课往往成为被语数外三门主课替代的对象,这一科学课现状弱化了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的力量。

3.科普期刊自身生存状态呼唤科普期刊的专业发展和功能拓展

科普期刊这一社会资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经历了创刊、停刊、再创辉煌、进一步发展、受挫转折5个阶段。1988年,在全国2951种科技期刊中,科普期刊150种,占比5.1%。当时,发行量超过10万册的科普期刊有127种,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期刊有6种。2009年底,全国科技期刊共有5100余种,科普期刊455种,发行量普遍下滑,超过100万册的科普期刊只有1种,超过10万册的科普期刊共有45种,比1988年少82种。加之科普期刊往往不是刊群传播,无法形成合力。如今,传统科普期刊的生存发展更是面临极大挑战:技术进步对期刊数字化发展提出要求,集团化发展给单刊带来压力,文化产业化发展又倒逼期刊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而同类期刊市场竞争又带来内容创新挑战。这些都在呼唤青少年科普期刊在功能拓展、核心竞争力打造上有新突破,真正承担起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任。

  1. 促进青少年科普期刊提升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这主要表现在对内自修和对外的政策需求以及创新阅读推广模式三个方面。

  2. 科普教育人才自身的专业化建设要加强

    科普工作者理论研究要有深度,要厘清科普期刊在“科学‘与’人、科学‘育’人、以‘文’化人”这三个层面上的责任担当。

    1.厘清科学与人的内在联系,打造有的生动科普

    (1)科学本身包含着人性意韵,科普工作应该更加人性化。科学普及一旦离开对主体人的认识和过程的人性化表达,就会让科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科学必无道德、智慧之养润,必无生命活力之滋养,缺乏活力。而人的认识有感性和理性之分,对于感性认识往往具有更广泛的接受性和认同性,这也要求科学普及既要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同时还要兼顾表达形式上的生动性。

(2)科学是人类知性和灵性与世界互动的结果,带有人特有的痕迹,具有过程性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反思科学成果与人的关系以及反思人自身的认识水平。这也提醒我们科学所揭示的知识原理只是某种程度上对 “实在”认识的 “科学家版本”,是一种动态的、在进化中可以修正的知识体系。这要求科学普及工作者对待科学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在批判性接纳和探索中引导青少年攀登科学更高峰,相信科学,但不迷信科学。

(3)科普工作需要彰显科学中的人性和主体性。在科学探究和科学普及中,人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科学家”的态度、行为以及精神模式对科学探究的影响和作用;应该更重视我们传播的知识体系对青少年主体生命成长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些,来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科学中的人性和主体性,打造有“人”的生动科普。

2.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打造为“人”的活泼科普

(1)科学普及最有价值的用途是让青少年获得智慧。当知识转化为智慧,其价值就会越发凸显。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亲近科学的过程也是生命成长的过程。编者应该提供精彩内容焕发青少年读者的好奇、理智和律动,更加符合认知规律,为青少年的精彩生活、幸福生活服务,让青少年读者拥有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的智慧。

(2)防止科学的异化,使思想活跃的科学蜕变为僵化的教条和商业化的工具。一直以来,编者的视角多立足于文化产品,关心这些产品怎样更吸引读者眼球,怎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在进行科学主题活动设计和推进时,往往更多关注的是活动本身,而对科学活动中生命的状态关注不够。我们需要延展出一根红线———一颗关心读者生命成长的真心和具备行动意识的红线,并将此作为内容生产的出发点去调研、策划乃至创造出有趣的、有爱的、有精气神的科学盛宴,积极打造为“人”的科普。

(3)科学普及不取唯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而应追求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统一。这一不唯知识的价值取向恰恰体现了科学普及中的生命化力量———求真的科学精神、向善的道德精神和达美的艺术精神。编者在面对青少年读者进行科普劳动创造时,也要将自己融入科学的美的体验中去,将自己体验理解到的美好通过一种新的整合的方式分享传达给读者。编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保证所传播知识的准确性、趣味性、艺术性,更应给予读者科学探究的机会,加大互动互联力度,真正激发青少年的探究需要,将美与仁爱融入传播的知识和互动行动中去,帮助他们尽早形成基于各自生命的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人格。

3. 知晓科学育人的关键所在,创造精品文化,打造树“人”的价值科普

其实,每个人终身都有两个无法回避的角色:教育者和学习者。而在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生命自身的主体体验和成长。那么,作为编者,以期刊为介质的对“生命”的关注是关键,对“注重主体体验”的推崇和帮助支持是必须。

(1)直面生命,了解读者需求,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协调发展。编者要把握好青少年在由自然生命向社会生命过渡过程中的生命需求,并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唤醒生命的潜能与美好愿望,并将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期刊内容生产中。

(2)尊重生命的特性,贴近青少年心理成长特点进行编辑构思。编者要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生产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内容。当我们的编者拥有这些教育专业方面的素养和底蕴,我们在选择作者、策划主题、选取内容、把握文章立意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就会更有专业的眼光和策划水平以及品读能力。

(3)为了生命,将编者的价值诉求与编辑导向融入文章和故事以及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在这里,主体是自由的,具有独立的、完整的人格,拥有成长自觉性:有自知之明,有自治之能,有自省之意,有自强之力,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编者在具体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要强调成长自觉性和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的内涵。将它们外化为编者对读者生命成长的关注,对读者成长自觉性的启发和提醒,以及相应项目活动中启发读者的主体参与和思维。

(二)科普政策引导扶持要到位

科普是一项长期的渗透性教育工作,具体的项目、经费、科技阵地和科普人才培育都需要更加细致的政策引导。

1.政府要加大对优秀科普教育项目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科普作品、科学活动、优秀科普策划脱颖而出,增加影响力和覆盖面。

2.集聚科普教育研究共同体,设立研究中心。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青少年科普工作队伍相对单一。科学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宏观层面上,省科协和省教育厅可适当深化合作,支持科普期刊编辑、科学课教师、科技辅导员成立科普教育研究共同体,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进行研究和交流,也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才的流动。

3.以科协为牵头单位,设立“小院士”基金或“未来科学家”成长基金。向社会(科普期刊单位)开放,加大与科普单位、媒体的合作力度,共同营造适合青少年创新能力提升的氛围,策划基于“未来科学家素养培养”的创新活动。

  1. 聚集优势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模式

    1.期刊栏目建设与主题活动结合促推广。可在期刊设立专栏或主题征文活动,结合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主题活动进行阅读推广,扩大期刊影响,提升科学素养。

    2.创品牌活动促推广,助力书香童年。可以利用科普期刊积累的科技特色资源,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科考营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参与探索活动的同时,通过知识的运用,感受青少年科普期刊的魅力,提升读刊用刊水平。

    3.创阅读展示平台增效应,多媒联动。可以通过开办电视栏目、链接微信平台、组织线下活动,共同推进阅读展示活动,多点推进,形成合力,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