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远海,谋求大发展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加快发展江苏现代海洋经济之思考

走向深远海,谋求大发展

优先发展我省大海工装备产业

 

江苏科技大学深蓝研究院

陶永宏(常务副院长,教授),钱  伟

 

江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交汇区域,作为东部海洋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江苏“1+3”功能区战略的深入推进,江苏沿海区域协同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现代海洋经济将成为我省“十三五”乃至未来若干年江苏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

但是,江苏海洋经济涉及的区域小、人口少、海洋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与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海洋经济大省相比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福建为26.5%,广东为20.9%、山东为19.1%、浙江为14.4%,江苏仅为9.1%),海洋资源禀赋差(深水岸线少、滩涂纵深长、地质条件差等)。因此,必须克服不利因素,落实省委省政府“1+3”功能区的战略构想,推进江苏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

就全球而言,走向深远海,优先获取地球留给人类最大最后的资源宝库,是各国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主线;就全国而言,江苏率先走向深远海,就能克服江苏海洋资源禀赋差的制约,获得开发深远海资源宝库的先手和优先权;就现代海洋经济本身而言,对传统的海洋资源禀赋的依赖度越来越小,更多的依赖于先进的海洋装备和海洋科技技术。

因此,走向深远海,谋求大发展,优先发展大海工装备产业,应该成为我省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首选发展战略之一。

一、大海洋装备产业

大海洋装备产业包括传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和新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传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指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安装、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工程装备及其配套产业。

    新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指除了上述海洋油气资源开采相关装备之外,还包括海上风电装备及其配套设备、海上核电装备及其配套设备、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及其配套设备、深远海捕捞装备及其配套设备,新型海洋资源(如可燃冰、海底矿资源)开发装备及其配套设备等。

    随着人类进一步向海洋拓展,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可发展成为海上居住区甚至海上城市)、深海空间站(开发深海的必要装备设施)、岛礁建设和开发应用也将产生新兴的海工装备。

二、现代海洋经济装备先行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探索、开发海洋的利器,也是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制造被明确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是我国和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走向深远海,谋求海洋经济大发展,才能突破我省海洋资源禀赋差的制约,才能加快发展我省现代海洋经济;走向深远海,谋求海洋经济大发展,大海工装备产业必须先行发展。

三、江苏是海洋装备制造大省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并形成优先发展的优良业态。

1、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经过“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我省已基本建成了以南通为主的苏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并逐步培育形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集聚区;形成了无锡和镇江为主的海洋工程产品研发、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体系;以镇江、泰州、南京、南通为主的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也得到稳步发展。

2、海工产业发展加速目前江苏涉足海工产品的企业已经超过20多家,海洋工程装备产值占全国海工产业份额1/3强。已初步具备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大型结构加工车间、管系加工中心、重型水压试验平台、重型总装平台、大型吊车以及专用码头等均已配套齐全。

3、骨干企业支撑显现“十二五”以来,江苏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大型海工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形成了以南通中远船务公司、江苏招商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有5家企业进入海工平台总装领域,规模优势具备,集聚度高,发展潜力大,并逐步形成生产设施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产学研合作优势。

4、海工配套稳步发展。近年来,依靠雄厚的船舶配套产业基础,江苏一批船舶设备骨干生产企业正在加快向海工配套领域拓展,已经形成中低速柴油机及发电机组、海洋石油平台救生装置、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海工电器、钻井包模块、钻井平台模块、大型海工起吊设备、石油平台艇架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海工配套产品,推动了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

5、产品逐步走向高端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品逐步走向高端,产品基本涵盖了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种类。“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成功海试,表明我省在深海产品和主流产品的优势正逐步形成。

四、加快江苏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疲软依旧,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各类海工装备需求量持续走低,全球油气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陷入低迷,但新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不断拓展,海上风电装备及其配套设备、海上核电装备及其配套设备、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及其配套设备保持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低迷的市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率先反弹,江苏拥有良好的船舶与海工产业基础,科技、人才优势明显,在产业困难时期,如果政府通过引导鼓励支持优秀海洋工程装备企业苦练内功,找准定位,稳住油气海工装备,拓展新兴海工装备,力争在弱市中保持我省优秀海工装备企业不跨不退,就能在全球及全国这一轮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洗牌中脱颖而出,做精做大做强,就能有力的支撑和推动我省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

   1、江苏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战略

   稳定油气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拓展新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做大海洋工程配套产业,推动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谋划布局涉海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实现对江苏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助推和保障。

    2稳定油气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发展重点为“一平台二工程船三储油装置四海工配套五海工模块”,即江苏油气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重点为:做大海洋石油平台,做强海洋工程船,做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做精海工模块。

做大海洋工程平台海洋工程平台是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产品,体大价高技术要求高,应重点发展,努力做强。

做强海洋工程船舶在海洋工程船方向,江苏省有核心竞争优势,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品牌产品,既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强。

做优浮式储油装置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是海洋石油开发的战略性产品,其中,FPSO又是主导产品,尽管从经济性考虑,FPSO大型化是一个趋势,但随着海上浮式生产储存装置数量需求的增多,具有种类多样化、规格多样化的需求。造船企业可优选合适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型号作为发展的重点。

做专做精海工模块海工模块中,结构类模块相对技术含量要低,生产类、工艺加工类模块则复杂的多,海工模块的设计则是核心技术。因此,江苏应做专做精海工模块,逐步由结构类模块向生产工艺加工类模块发展,最终实现海工模块的设计。

3、拓展新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保持海上风电装备及其配套设备的领先发展地位;积极参与海上核电装备及其配套设备的预研;支持发展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及其配套设备,培育江苏深远海养殖产业;鼓励高校和研究所参与新型海洋资源(如可燃冰、海底矿资源)开发装备及其配套设备、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深海空间站的研发等。

    4、做大海洋工程配套产业

尽管江苏海工配套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发展总体上尚处于起步加速阶段,绝大多数海工配套产品依靠国外进口,而江苏船舶配套企业多,产品广,在国内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海工配套产品与船舶配套产品相通性强,相似性大,海工配套同样面广量大,产业链长。因此,江苏有条件发展海工配套产业,做大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做长海洋工程配套产业链。

5、推动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

强化创新基础,完善创新体系,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大力扶持海洋工程研发与技术服务企业建设,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体、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江苏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体系。大力推进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海工技术创新服务联盟,构筑海工技术服务共享新载体。

6、谋划布局涉海高等教育学科专业

以江苏科技大学和淮海工学院为重点,充分发挥“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作用,发挥现有学科专业优势,避免重复建设投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谋划布局好涉海高等教育学科专业。

具体包括: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与海洋资源与环境;水利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通运输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洋资源开发技术;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形成完整的我省涉海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