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的科技期刊:使命与责任——2018江苏省科技期刊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南京成功举办

发表于 2018年05月07日

       2018年4月23日—27日,2018年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班第一期于省会南京举办。此次培训班由江苏省期刊协会与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共同主办,省内240名科技期刊同人齐聚金陵,共同完成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和讨论。培训班开幕式由江苏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期刊协会副会长郑晓南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传播中心编辑出版部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任胜利主任为培训班致辞;《医学研究生学报》副主编鲁立主任介绍了培训班的整体设计与课程内容。

       郑晓南主任高屋建瓴地指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广大科技期刊编辑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新时代新征程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前所未有,党和国家的事业对科技期刊提出的殷切期望前所未有,科技期刊编辑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焕发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她呼吁广大编辑跳脱出“文字匠”的小天地,强化创新思维和主动担当,助力科技创新,体现编辑价值。任胜利主任在致辞中,对科技期刊学会在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组织过程中的科学谋划、多方动员、精心组织和妥帖安排表达了高度赞赏,并期望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与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在评奖、课题研究、青年编辑活动、院士主编论坛等多方面加强联动与协作。鲁立主任作为此次培训班负责人,对课程进行了前瞻性设计,围绕“使命与责任”的主题,特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机关领导作政策层面的解读(如职称制度改革、期刊出版管理法规等),并约请业内专家作技术层面的分享(涉及期刊审稿、论文评价、版面设计等)。

       随着培训活动的正式开始,任胜利主任首先作“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考”报告。他首先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报告蓝皮书2017》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认为我国科技期刊总体上表现为大而不强,缺乏自主发展能力,其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滞后于我国科研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国际一流期刊出版机构为适应学术交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在集群化、数字化、国际化方面发展迅速,对优质学术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内忧”与“外患”,任主任在数据调研分析与国内外横向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给出了突围与发展的路径及良方,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改善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条件、运营机制、发展环境,加快促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二是打破僵化体系,深化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办刊机制改革,加快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三是加强办刊队伍建设,弘扬专家办刊的学术理念,重视建设高水平的编委会和专业化的职业编辑出版队伍;四是重视数字平台建设,主动应对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期刊的网络服务能力和传播能力;五是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推进科研评价改革体系,营造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良好氛围;六是加强协同工作,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期刊主管主办单位要勠力同心,共同推进我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最终加快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

       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管理处刘海泉处长选取出版环节中最容易为科技期刊编辑所忽视的“期刊的印刷与发行”为议题,阐述了办刊人亟需掌握基本的印刷发行知识,同时关注版面及色彩设计的专业性,重视纸张、油墨的选择及印刷企业资质审核等,尽快具备交互式的“互联网+”思维;而在发行方面,则要凸显引领阅读、引导出版的功能定位,实现满足读者需求、引导读者需求和挖掘读者需求的价值,迎合读者个性化需求,从科技期刊发行的商业模式中寻找适当的赢利点,最终推动科技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报告的最后,刘处长展望了今后科技期刊发行模式应当是基于信息流的小规模生产+小范围物流。刘处长的报告对推动科技期刊提高发展质量有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江苏省期刊协会沈建国会长解读了全国两会热点内容,重点介绍了关于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监察体制改革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热点等内容。

       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人教处卢雯副处长针对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作主题报告。卢处长在报告中指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人才工作新部署新要求,通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卢处长还介绍了2018年出版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在报告后的互动环节,卢处长就职称申报、继续教育和续展注册等话题回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评价中心潘云涛主任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谈起,重点解读了新时代科技期刊评价的转型升级,并就期刊及论文评价如何支撑科技强国建设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她首先梳理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并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在实现由数量向质量转变,2017年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首次跻身世界第二位。新时代,我国科技期刊正面临新媒体融合、国际同行竞争、建设创新强国中期刊等问题和挑战,亟待完成向从单纯的期刊出版到知识服务的价值转变。期刊评价也显现出新特征,即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及其数字化带来评价的多元化、智能化期刊/论文评价指标的加入带来评价的实时化、单篇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带来评价的单元化、传统论文出版链条中新成员的出现造成评价时点的提前。此外,潘主任还对于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上的变化进行了介绍,尤其对于学术诚信评价做出了重要说明。

        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药科大学期刊传媒中心郑晓南主任就“当前科技期刊研究的热点、冷点与提升综合竞争力思考”作主题报告。她首先剖析了当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热点与问题,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年选题指南的20个选题方向和江苏科技期刊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分布中总结出当前研究热点集中于学术质量研究、期刊评价研究、期刊集群化研究、品牌运营管理研究、期刊数字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方面。她呼吁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申报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研究择优支持项目,参与各级各类编辑学科研基金申报,通过科研带动编辑实践,再从实践中检验科研成果。同时她指出,科技期刊要更好地支撑科技创新,必须加快建设优秀精品期刊步伐,乃至向更高目标努力,回应中国科协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战略需求。接着,郑主任作为理事长介绍了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在服务政府决策,以及集聚期刊创新资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

       此外,培训还邀请到南京艺术学院高职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系主任李大伟教授、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版权中心高鹏友律师、常青藤医学咨询创始人张科宏教授以及原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顾冠华总编辑分别针对期刊版面美学设计、法律风险规避、论文可读性提升以及编校基础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报告结束后,施贵军秘书长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她指出,今年上半年的培训以“面向新时代的科技期刊:使命与责任”为主题,邀请业内专家和省新闻出版局领导从科技期刊发展的外部条件、政策保证出发,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与战略步骤,深入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促使参加培训的期刊编辑和主编们重新审视和谋划所属期刊的发展定位与战略布局,有利于江苏省科技期刊的集群化、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也给2018年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开了一个好头。此外,施秘书长对培训学员自始至终认真的学习态度表示充分肯定,对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专委会及其培训组组长鲁立对课程的精心安排和组织提出表扬,并对会务组全体同志五天以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此次培训班授课安排紧凑,内容设置扎实,既考虑到国家层面科研政策的宏观讲解,又配有期刊行政法规管理的具体内容;既包含了期刊发展的深层思考,也涉及了编校质量的细化控制。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共举,标准解读与实务提高并重,为广大编辑同人的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培训设置了分组讨论环节,就编辑业务以及学会培训服务的若干意见与建议进行了收集,用以指导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IMG_20180507_0913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