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关于加快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建议

推荐单位 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

《江苏林业科技》编辑部

建议人 仲磊 黄利斌


 

 

 


    一、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2.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3.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完善

4.市场监管得到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历程,从总体上看,江苏省种苗产业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

    有的地方对种苗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种苗产业的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引导,多数种苗生产长期处在自发分散、低水平发展之中。有的地方由于受技术、资金和市场的限制,对发展种苗产业缺乏信心,存在畏难情绪。部分苗木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精品、名品意识,市场观念淡薄,没有融入时代的大潮中。

    2.政策不配套

    种苗产业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尽管省里已经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但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一些重点苗木产区没有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土地有偿流转机制,影响生产规模和效益;融资渠道不畅,发展种苗产业的资金严重匮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种苗产业化的发展。

    3.监管不到位

    由于全省尚未形成种苗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社或企业自身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一些地方苗木经营无序竞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行为屡有发生,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种子销售日趋活跃,但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假劣种子案件增多,网上种子销售秩序亟待规范。

    4.结构不合理

    江苏省苗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绿化苗木总量上供大于求,许多地区已经出现苗木的结构性过剩。如普通花木品种多,特色品种少;一般育苗多,定向培育少;跟风培育多,自主创新少。出现部分苗木过剩和销售困难。

    5.创新能力不强

    江苏在杨树、柳树等速生用材树种的品种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但从总体来看林木育种基础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处于林木种苗生产的低水平阶段[2]。许多有发展前景的乡土树种得不到有效的选育开发,新品种选育进展缓慢。

     

    三、加快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服务能力

    强化各级林业部门的林木种苗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加强种苗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种苗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种苗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种苗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发挥行业协会在种苗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加强对种苗企业的服务,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合作。引导行业协会开展种苗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探索建立企业维权协助机制,大力宣传种苗龙头企业和优秀品牌,帮助种苗企业做大做强。

    2.加大支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争取各级财政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投入。重点支持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护、创新,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苗企业科技创新和育种平台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种苗领域,提高种苗科研和产业发展水平。在现有林木良种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完善省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逐步建立与省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林木良种补贴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种苗生产和经营,加大对种苗产业的政策扶持。争取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林木种苗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信贷支持,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林木种苗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增加贷款投放。探索开展林木种苗生产保险列入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苗业风险分散机制。

    3.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布局种苗产业区域,全省林木种苗生产基本形成五个优势区域。一是徐宿淮商品林种苗生产区,二是淮北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区,三是沿海商品林与耐盐碱种苗生产区,四是沿江绿化苗木与园艺花木生产区,五是苏南丘陵特色种苗生产区。大幅度压缩市场过剩的树种生产规模,积极提倡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订单生产,大力发展优良新品种、名特优品种和优良乡土树种、珍稀树种的苗木生产。通过调整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结构,特别是各类国有苗圃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个人育苗基地,尽快由过去的比较单一树种的生产向多树种、多品种、多规格的方向转变。调整苗木的规格结构要由以1~2年生苗木生产为主向多年生大规格苗木培育调整,以裸根苗为主向容器苗培育为主调整,使全省种苗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变化的种苗市场需求,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加强培育名特优新品种、特有乡土树种和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绿化苗木品种选择要把握好3个方向,即能体现春景秋色的彩叶和花果树种方向、能覆盖地面的观赏植被方向、能满足特定环境(如耐盐碱)种植的特殊植物方向,大力培育和推广市场所需的彩化、香化、净化等功能的生态景观保健新品种。充分发挥在苏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引进适合省内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林木种苗新品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注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重点示范推广新品种、工厂化育苗、标准化栽培、无土栽培、贮运保鲜和包装、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等新技术。

    5.加强市场培育,做强种苗产业

    着力培育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提高其经营水平、服务设施、流通能力层次,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苗木重点产区或集散地,重点建设一批初级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在苗木集中消费区及交通枢纽建设一批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储运中心。要善于从产中的育苗供苗环节向产前的规划设计及产后的施工管理等环节延伸,不但为种苗产业另辟一个广阔空间,也可以规避苗木生产单一环节的高风险。要通过联合、改组、改建等手段组建一批集繁育、生产、设计、施工等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并培育成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带动苗木生产基地和千家万户发展苗木生产,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省内外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