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稻麦秸秆收集工作的建议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关于改善稻麦秸秆收集工作的建议

推荐单位 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编辑部

建议人 张斯梅 杨四军 石祖梁 常志州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归还农田可起增加土壤肥力与固碳、改善土壤结构等功效。同时,由于其富含纤维类有机物质,既可作为反刍动物饲料、食用菌栽培基料和板材、墙体材料、生物降解容器等原料,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因此,将秸秆还田或离地予以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也可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秸秆随意焚烧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稻麦秸秆收集面临的困难

 

1.收集时间短

稻麦两熟是确保江苏省粮食安全的主体农作制,水稻晚熟/小麦迟播的种植方式不仅不利于稻麦持续增产,而且大大缩短了可供秸秆收集的时间。

2.受天气影响大

利用江苏省多个气象站点30a的监测数据,对江苏不同地区稻麦收获期间的降水量及降水频率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稻麦收获季节(5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旬降水量为7.21~87.28mm,旬降水时间为1.53~5.00d。降水天气不仅影响稻麦的适时收获,更严重影响着秸秆的收集打捆、运输与贮存。

3.收集效益低

乡(镇)秸秆收集利用意愿调研结果显示,31.25%的农户认为秸秆收集效益太低,21.25%的农户认为农活太忙,21.25%的农户认为劳动力不足,13.75%的农户认为秸秆收集麻烦且处理成本高,而12.50%的农户认为缺乏秸秆销售市场。进一步调查分析了秸秆收集方式、成本与效益,在不计秸秆成本的前提下,采用人工收集、人工装卸和手扶拖拉机运输,扣除油耗和机械折旧成本,每车的实际收益约为60元,2人合作每天可运2~3车,秸秆收集运输的收益约为60~90元·d-1,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在效益驱动不足、农时季节紧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分散型农户不可能成为秸秆收集的主体。

实地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达了对政府牵头组织处置秸秆的期望,认为政府既然下令禁烧秸秆,就应同时承担组织处置秸秆的责任。另据农户反映,交由政府处置的秸秆,也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仅是集中堆放,任其腐烂变质。

4.机械化水平低

秸秆收集机械化水平低,集中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秸秆收集装备不足,秸秆打捆机械的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稻麦秸秆的打捆收集;二是现有秸秆收集装备及技术亟需改进和完善,国产捡拾打捆机存在连续作业稳定性差、故障率高、效率低等缺陷,直接影响秸秆收集的效率。秸秆打捆机械作业效率调查结果表明,单台国产打捆机械单季有效收集时间内仅能收集40~60hm2,具有数千hm2耕地的乡(镇)则要有数十台打捆机,才能满足秸秆收集的需要。此外,尚无用于装卸码垛搬运的成套成熟设备,秸秆运输大多使用农用三轮车或拖拉机,运输效率不高。

现有秸秆打捆收集机械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运输机械主要是手扶拖拉机,虽然手扶拖拉机的数量充足,能够实现秸秆运输的功能,但运输效率较低。

 

二、对策建议

 

1.提升秸秆收集效益驱动力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秸秆利用优惠政策,如秸秆还田补贴、秸秆制粒用电补贴(按农用电价计)、农机具购置补贴、秸秆发电厂销售电价补贴等,在江苏省苏南部分区县还对秸秆收集进行补贴,但总体上秸秆补贴政策覆盖面不够宽,系统性不强,利益纽带不紧密,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投资秸秆收集的积极性不高,秸秆利用的龙头型和骨干型企业不多。建议建立秸秆终端消耗者补贴(补偿)机制,补贴(补偿)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比如秸秆制粒(块)后主要供给锅炉用户替代煤炭作燃料,按热值计算,2t秸秆粒(块)相当于1t标煤,而标煤的市场价格呈波动状,只有制定了合理的秸秆粒(块)价格,锅炉用户才会持续使用秸秆粒(块)作为燃料,秸秆收集企业才有利可图,才能确保秸秆收集与利用的长期有效运行。其次,由于秸秆蓬松,堆贮占地面积大,建议制定秸秆堆贮用地优先保障及优惠政策,以保证秸秆堆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此外,建议建立秸秆运输车辆运输许可制度,以保证秸秆运输的快捷、安全和低成本。

2.加快稻麦收割打捆机研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稻麦收获与播种季节,依靠人工完成秸秆收集显然不可能实现,秸秆的机械收集成为必然的选择。目前,国内生产的秸秆捡拾打捆机均由国外牵引式秸秆捡拾打捆机改进而来,需要先将秸秆在田间晾晒,待其含水量降至25%以下时才能进行捡拾打捆。大面积生产中,稻麦轮作换茬时间极短,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田间秸秆晾晒,这严重影响了稻麦轮作区稻麦秸秆的打捆收集。由于稻麦收获秸秆打捆一体机问世时间不长,实际运行中仍存在着稳定性差、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为解决稻麦秸秆收集与茬口衔接矛盾,减轻机械多次下田可能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应加大加快稻麦收获秸秆打捆一体化装备的研发力度与进度,以解秸秆收集的燃眉之急。同时还应研制具有田间捡拾成捆秸秆功能的运输车辆,以实现秸秆打捆收集与运输的全程机械化。

3.建立秸秆收集长效运行机制

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国务院6部委共同制订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1999)中明确规定秸秆禁烧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2009)中也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还提出“以乡、镇为单位落实秸秆禁烧工作”。这就要求各地乡(镇)政府责无旁贷承担起秸秆收集贮运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责任,积极培植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成为秸秆收集的主体,并在时、空2个方面统筹好区域内秸秆就地还田与离地收集,确保秸秆收贮企业能够长期运营;此外,在收集机械购置、秸秆堆贮用地以及秸秆运输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真正建立起市场驱动、企业化运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唯有如此,秸秆离地利用才能落到实处,秸秆禁烧工作才能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