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发表于 2017年12月06日





关于解决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推荐单位 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

《工矿自动化》编辑部

建议人 贺耀宜 武钰

 

 

 


  1. 数字化矿山建设现状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整体安全预警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对煤矿各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集中监测和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远程控制,最终达到矿井本质安全和减人提效的目的,国内大中型煤矿相继装备了矿井综合自动化系。建立了井下到地面的主干高速传输网络、各类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数据集成平台和展示平台,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类安全生产数据的集中共享,并通过可视化软件实现数字化矿山。但从目前国内各大中型煤矿数字化矿山平台的运行效果来看,基本上只是实现了安全生产数据的共网传输和集中监测以及部分矿井的三维可视化,距离最初的目标规划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流程优化控制、灾害预测预报、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 存在问题分析

     

    数字化矿山建设目标总体来说主要集中在安全、生产、管理3个方面,要最终实现矿山资源和开采环境数字化、生产过程可视化和自动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并能为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管理人员提供所需信息,进而提升矿井安全预测预报预控能力和生产效率。但从数字化矿山平台当前的应用状况来看,距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研究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1.目前煤矿企业虽然装备了数字化矿山平台,但由于领导重视度不够,没有对平台的业务应用进行责任划分,同时由于系统本身比较复杂、庞大,查找信息不方便,导致平台只是一个门面,无法真正应用,各业务部门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模式进行作业,专业技术人员还是通过原有的单机监控平台来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没有充分发挥平台应有作用。

    2.由于井下作业现场传感器本身智能化程度不高、抗干扰能力低下,在变频设备大量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情况下,数据经常出现异常,同时执行器和保护装置的不可靠导致调度人员对远程控制不放心,远程控制只是在试验时使用,正常生产时生产现场还需要有人值守。

    3.由于所有厂家在做数字化矿山建设时首先考虑的是实现数据集成与展示,而根本没有考虑如何利用数据以及如何发挥这些数据对煤矿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同时也没有深入研究煤矿的管理业务,在数字化与安全生产业务管理方面融合度不高,无法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导致平台对煤矿管理人员来说用途不明显。

    4.目前虽然实现了数据的集成,但与矿井安全相关的信息还是比较分散,需要人工查找且报警方式简单单一。另外,由于完整的安全预警模型需要比较全面的数据参数作支撑,而作为基础数据提供者,目前大部分安全生产子系统只是配备了主要的监测设备,而相当部分参数还需要人工进行录入,这就间接导致安全预警预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同时由于井下环境恶劣,传统的通信方式无法延伸到信息采集末端,部分需要采集的数据和视频无法传输,很难做到人本安全。

     

  3. 主要对策

     

    1.转换管理方式和优化平台

    首先,需要煤矿企业领导重视数字化平台的推广应用,能够切实对业务应用进行责任划分,推动各部门使用数字化矿山平台,改变目前数字化矿山平台建成后无人维护、无人使用的现状。

    其次,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能够根据各业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关注需求从大数据中心提取数据,将其所关注的信息集中显示在一个界面,不要放到多个界面由管理人员去查找,从而简化管理人员的操作,保证只要使用者登录到系统,所关注的信息就能展示出来。

    再者,应该把数字化矿山平台做成类似组态软件的可重组信息页面的方式,保证用户后期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重新定制信息页面,而不需要再通过厂家来实现,从而实现人性化管理。

    2.建立专业级控制中心

    矿井生产环节除工作面外已基本上实现远程控制,主要由各自动化子系统来完成或就地完成,且分属不同的操作人员来操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需要改变目前这种单机控制模式,对整个生产作业流程工艺进行研究,切实建立关联系统的流程控制模型,按照专业不同建立相应的控制中心,如生产业务流程控制中心、通风业务流程控制中心、排水业务流程控制中心、供电业务流程控制中心。

    为了实现可靠控制,需要从抗干扰级别、智能化程度、是否支持远程管理等方面对现场传感器、控制执行装置、本安电源作出规范要求,同时对不符合规范的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换,有效提高现场设备的可靠性。

    3.实现大数据应用和管理

    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已经建立了数据中心,实现了大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如何实现大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分析,将日常领导关心的可实现精细化节能降耗及提效管理的信息进行归纳显得非常重要。如煤矿数据中心已经存储了各区队生产计划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环节的实际运行及故障记录情况、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情况、主要材料的消耗情况等信息,只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并作相应的关联分析就能够为领导提供各生产环节及全矿的负荷率、故障停机率、能效比等参考信息,也可将兄弟单位的相关信息作为对标进行对比,从而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节约成本提供依据。

    4.完善信息采集和展示方式

    数字化矿山平台的另一个最大目的就是通过全矿井的数据分析实现对矿山各类危险源的有效评价和整体安全预警预报,并通过设备运行完好性动静态检测实现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为此研究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但在现场应用中由于采集的数据提供不够全面,效果不佳。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大部分煤矿已经建设了高速骨干传输网络,能够实现大部分现场监测数据的采集,而要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需要实现井下恶劣环境中的最后一千米传输网络,从而保证井下网络的全面覆盖。经过研究分析,目前成熟且适宜应用的技术有WiFi,ZigBee及有线DSL等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克服现有传输电缆和光缆施工、移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保证传输带宽,可作为井下网络的延伸。

    在生产环节异常和作业环境安全监测方面,视频图像一直以直观监视深受欢迎,但由于井下现场摄像头比较多,而调度室的监视设备较少,无法保证有异常时及时查看,因此,需要解决高粉尘、低照度、有灯光影子等条件下的井下图像智能识别,保证作业现场有异常时能够及时将视频图像切换到前端显示,同时将视频图像与现场传感设备进行关联,当有生产环节故障或作业环境危险时能够将视频图像画面联动显示,提高监视效率。